- 你不能老是换方向,一方面你啥都不精,日常工作也很累,东一榔头,西一棒子,十年后,结果你啥都懂,啥都没有,别人需要啥,你都需要从零开发,你俩手空空进入IT行业,又俩手空空离开IT行业。我很害怕这个,所以,从2002年开始写的代码,几乎都在电脑里,2003年写的系统,也经常在维护着,与时俱进。
我:想想自己不也是这样吗?一直都在重复造轮子,学习计算机也有七年了,本科四年,研究生三年,拿得出手的作品还真是没有,如果让我做东西的话也能做,只是一切从零开始,这想来是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,好在我以前的代码都还留着,不管多烂也舍不得丢弃,只是一直没有整理维护之,这也正是我害怕的地方,随着时间的流逝,越来越没有心思与劲头去完善它们,谁让咱温饱都没解决呢,谁有精力去经营那些虚无的东西,人这一辈子,尤其是底层的人可能时间都用来挣钱去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了,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。
- 开发软件,本来就是人来一拨走一拨,春风吹又生,一年换一拨人,一拨又一拨。所以你必须要事先想好人员的变动因素,自己如何积累经验成果,公司如何积累经验成果,都是很深的学问。
我:说的很对,不是技术导向型的公司往往无法理解技术人员真正的价值,以及技术人员之间的本质区别,顶级程序员与平庸程序员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,这是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,就像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和平常人百米赛跑,他们花费的时间差距也不会超过两倍,这就是体力劳动的先天限制,而脑力劳动则全然不是,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和平常人的智力差距,必然是指数级的,这毫无疑问。我并不想说技术人员多牛逼多屌,而想说的是智力劳动,千兵易得,一将难求,要善于发现并珍惜重视人才。
- 大家都讲,做日本外包学不到知识,只是低级的编码工作,我从来不认同这个观念。我做日本外包大概有一年多时间,这期间也是我提高非常快的一段时间。自从接触日本外包后,我才觉得自己终于变成软件人才了,脑子里也懂了点东西,有些内容了,知道什么叫规范,什么叫质量,什么叫规模化生产,什么样的人才是软件人才,当然也见到了管理类软件开发领域的顶尖人物。
我:给那些不断打压贬低外包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,我常说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能动性,无论在什么境遇下,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,在现有条件或水平内,做到最好,你就是最棒的,英雄不问出处,没人能左右自己的出身,不论出身如何,我只顾风雨兼程。
- 在日本,一个人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有两三万元,加班还要有加班工资,一个员工一年下来,公司可能要支出20万元给他,所以公司肯花10万元来购买软件,这样不仅仅是省了费用,而且软件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,效率也提高了很多。但是在国内,两万就可以搞定一个人干一年的费用,而且还可以安排他干其他事情,所以国内的软件市场,跟我们的人力成本是有些关系的,人力成本越高,软件越有竞争力。
我:这段话的重点不是工资,重点是这个观点很新颖,原来我一直没注意到,人力成本越高,软件越有竞争力。想想现在的机器人代替工人其实不正是这个原理吗?机器人本质也都靠软件驱动,常年无休、可靠、任劳任怨,可以大大的降低人工成本,这必然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。
- 做公司不是做技术,更多的是做人,我做人本就不够到位,做公司是必败的。
我:技术人员创业确有成功案例,小扎、马化腾、李彦宏都是技术出身,但是可能存在更多的技术人员创业失败的案例,只是不为人知晓而已,如果可以的话,技术人员最好找个合作伙伴,大家一起创业。
- 人没必要野心太大,做事业没有那么容易,特别是在IT行业,成功概率太低了。并且就算做大了,公司上市了,其实大多都是在亏损的,最终玩的就是资本运作。所以想靠公司的技术或者产品来赢得胜利是很难的,只能走资本运作路线。
我:从2015年的诸多互联网第一第二名并购案例就可以看出,最后玩的不是情怀、不是梦想、不是技术、不是产品,而是市场占有率、盈利能力以及背后对应的资本。
- 程序是技术(说的是后台开发),设计是艺术(说的是前台开发)。技术可以批量生产,艺术无法批量制造啊。在没有高科技的开发里,还是艺术更值钱一些。有艺术细胞,还会一点儿技术,那才是人才!
我: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,还是因为常人都是非技术人员,他们所能理解的仅仅限于前台的设计,对于后台的架构技术则是完全不懂的,所以导致现在重前台而抑后台,对应的导致前端开发的工资超越了后端开发的工资。只有上了一定量级的公司,例如天猫淘宝,才会极度的重视后台的架构设计,因为不论前台多漂亮,都是难以支撑秒杀的。
- 日程生活中,多关注人情世故,多关心我的同事、我的家人、我的朋友,与他们保持联系,努力建设和谐社会。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,写程序更是很小的一部分。做人比做事更重要,人脉比技术更重要,有个良好的人脉,干啥都容易,说俗了人脉就是金钱。
我:虽然这个话题很俗,但是在天朝,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无论怎样,你都免不了花费精力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。
- 晚上回家吃饭、上网娱乐、看电影、运动健身、看电视、睡觉,第二天起床上班,周末陪老婆看电影、逛街散步。
我:看似很简单的事情,估计天朝有很多人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,你是否享受到了呢?
- 不要做过于廉价的劳动力,那是在破坏市场,尊重自己尊重别人,免费给别人做当然可以,但如果那样做,IT软件就更不值钱了。
我:我觉得咨询也是一种服务,所以就有了ThoughtWorks这类公司,但是这类毕竟是极其专业的咨询。日常开发生活中,我们其实也会碰到诸多的咨询,但是国人往往忽视了咨询的代价,代码调不通、环境不会配、测试通不过……从来不会尝试着自己先解决一下或者Google一下,而是第一就想到了去找别人咨询或者帮助,张口即问,伸手即来,殊不知,鲁迅先生说过,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。
- 与领导沟通好,报告写好,比拼命干活效果好几十倍。别总是埋头苦干,干得累死累活,没人知道你多么辛苦,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,周报月报下足功夫写。平时跟领导走得近一些,领导在想啥,你在想啥,及时沟通,这样被提拔的机会多。被提拔了,发展的空间也就大了。地里干活的牛辛苦不?光干活不行,性格倔强更没前途,就别提了。
我:算是厚黑学吗?
- 开源一方面是好事情,另一方面是害死一大片的,微软很多东西都可以开源,它为什么不搞开源的操作系统?为什么不搞开源的办公软件?论坛现在几乎是一分钱不值了,大家也不用太费心机折腾论坛了。用友财务软件开源了,那谁还会花钱去买金蝶?还会去买其他小财务软件?那用友也赚不到啥钱,金蝶也可能会倒闭,做财务软件的人就有可能失业了,跟做论坛一样。商业化的东西,别乱搞开源,学习入门级别的东西,你开源是可以的,小技巧你开源可以,自己辛苦积累别轻易搞开源,那是损人害己。
公司的成果更不能搞开源,那是老板烧了很多钱积累下来的成果,你三下两下就开源了,别以为你开源了,就为社会做贡献了,你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,在污染自己的生存行业,恶化生存环境,破坏商业规则。
我:说的很好,现在大家有点盲目开源了,貌似不开源技术就不行,貌似不开源就没人知道自己的牛逼之处,貌似不开源就是软件世界里的恶势力一样,这些都是错误的思想,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,开源同样不是百利而无一害。
- 软件是个庞大的工程,不像盖小民房,看得见摸的着,软件是一个看不见的庞大工程,所以一个像样的项目,一般没那么容易就能搞定的。
我:虽说现在有了软件工程的概念,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一个软件的复杂度。就我而言,可能有的软件项目成功了,但是根本谈不上完美的程度,可能其扩展性、复用性、维护性各方面都存在大量问题,而有的项目只是要当前上线运行即可,至于以后,谁管呢?说不定项目经理早已跳槽,开发人员早已换人。
- 公司里往往耕地的牛是不讨主人喜欢的,汪汪乱叫的小狗却会讨主人的疼爱,主人会更喜好小狗。但是做软件项目是需要牛的,不是靠小狗叫叫就可以了。
我:至于做牛做狗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,但是我觉得这和人的秉性有很大的关系,就我来说,情商不够高,做狗可能做不来,那么我只能被动的选择去做一头牛了。但是做牛的好处就是踏实干活,把本事学到手,这样不论到哪里,不论什么境地,哪怕经济危机也罢,至少我有谋生的手段,饿不死,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。
- 其实打工也是创业的开始,每个月都能拿到钱,还可以学到知识。公司的股份都是空话,没几个小公司能成功,开起来了也过不了三年就得分家。除非真的有科技含量或者是客户资源的,否则股份一文钱不值,每个月能按时拿到工资才是硬道理。
我:有些人总是想着期权,还是too young、too simple啊,并不是说期权不好,而是真正能让期权有着其对应价值的公司很少。可能大多数的公司都等不到IPO的那天,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中途寿终正寝了。即便真的给了你期权,也会有诸多限制条件,比如分五年领取,或者IPO之后三年的禁售期等等。
- 哪个都懂一些,就不容易成为专才。所以,我没有被各种诱惑误导,放弃.NET奔向Java,只做.NET就可以了,Java的不关我的事,我精力也有限,没必要接那么多项目,我也消化不了。
我:跟我的方向也是一致的,我就不做C++/C,谈不上讨厌或其它,只是精力有限,不可能全部精通,而且不会C++/C也并不影响你成为全栈工程师。不管是.NET或者Java,找准方向,深钻下去,都会有所收获。
- 当上级与下属发生争执后,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:开除下属。因为公司没办法开除上级,开除上级带来的损失会更大。集团公司需要有一定的规矩,有一定的执行力度,就是靠下属服从上级领导为原则的。
我:很正常,毕竟哪个最容易替换就换哪个,哪个更换成本最低就换哪个,所以你要尽力做那个并不容易替代的人。
Read full article from 读《程序员,你伤不起》 | IT草根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