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根本的问题: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?为什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后,微软突然决定跟 Canonical 合作,并且开发了这一套转换层?首先是与发布 SQL Server for Linux 一样的原因――这家公司在开发者、系统管理员、产品运营工程师等等群体中,不断丧失桌面市场。如今这些工程师相较于 Windows 平台,他们更多工作在 Linux 平台。而且,在笔记本上用 Windows 开发 Linux 应用,往好了说是笨重,往差了说是无用。
开发者们不能很方便的在 Windows 笔记本上配置基于 Linux 的应用开发环境,他们需要在别的某处部署这样的环境,要么是一台远程主机,要么就是 Windows 上的虚拟机。很快,这一系列配置带来的麻烦显而易见,开发者们就趋向于使用 Linux 笔记本,或者(更常见的)购买Mac,因为基于 BSD 的 OS X 很容易满足他们的需要,还是原生的。
这也是在研发部门办公室、会议室,以及其他开发人员集中的场所,你都会看到一片 Apple 商标。究其根本,当你在 *nix 系统上工作,无论如何也是用 *nix 电脑更便捷。更何况这个世界正在向主要由 Linux 系统构建的云端迁移,这种趋势更是无法阻挡。
这不是微软拥抱 Linux,甚至不是微软一贯"拥抱,扩展,消灭"的传统作风,而是微软最终踏步投入 Linux 怀抱。由于微软当初错失良机,微软将会在此进程中面临诸多严重的问题,但是至少现在它有所动作了。从前,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,微软的霸主地位让它拒绝接受众人皆见事实: Linux 正在夺取云计算服务器的市场空间,无论如何,云计算是世界趋势。
微软错失潮流的历史悠久,富有戏剧性,最早可追述到"640K 内存对人人应该都够用"的言论,完全忽视了互联网催生的虚拟化产业将会是多重要的事。微软并不是真正的变革者。一旦它进入某一行业,它便利用其巨大的体量,投入资源,最终获得可行的、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。
Read full article from 微软拥抱 Linux,着实太晚了 - 文章 - 伯乐在线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